东莞劳动工伤赔偿律师

联系电话:13650300073
律师信息
王丽华-东莞劳动工伤赔偿律师照片展示

王丽华律师

  • 律所:

    广东南天星律师事务所

  • 电话:

    13650300073

  • 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寰宇汇金中心5座

您的位置: 首页> 文章详情

2005年就业形势分析

添加时间:2017年12月8日 来源: 东莞劳动工伤赔偿律师   http://www.ksldgslvs.cn/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目标,是全面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根本保证;扩大就业是化解劳动者流动日益频繁带来的压力,保证社会经济甚至政治稳定的基础。

目前世界各地对中国西部的投资已收到了丰厚的利润,西部地区增加广阔商机的同时,给西部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05年陕西省的应届毕业生达到16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就业形势还是严峻的。一直以来,从社会到学校,帮助大学生就业的规模在逐年加大,新年前后就是大学生择业的好时机,他们通过努力,寻到满意的工作就成了对自己十几年来的寒窗苦读的回报。

[形势]

就业已成为广大民众长期讨论的话题,国内外各大媒体对就业更是珍爱有加。每年国家机威机构公布的就业率被人们挂在嘴边。

就业率是这样一个概念:就业率(%)=[(毕业生总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其中待就业毕业生人数包括截止到该年度6月1日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人数,和已申请不参加本年度就业的毕业生人数。

由于中国还处在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扩张期,今年的劳动力供给由劳动年龄人口决定。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外推,2005年有1100万新增劳动力有就业要求。据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去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1%。2004年年底8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者需要就业,还有270万没有登记的失业者需要就业。2005年主辅分离和产业结构调整大约有300万人需要换岗。这三类合计:2005年需要就业的人员仍然保持在2500万以上。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这样三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和城镇转移,三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

结合往年的统计数据和今年的就业形势,国内人力资源研究专家预测,“65%左右的大学生一次就业率,今后可能是常态”。面对国内如此富足的劳动力,用人单位有充足的选择余地,但对于2005年广大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就不言而喻了。

三个矛盾

目前我国劳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根源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的三个矛盾: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较差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矛盾、传统就业观念落后与新兴劳动力市场现实的矛盾、宏观管理改革滞后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

从第一个矛盾看,以2002年为例:我国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84.6%,而同期城镇化率仅为39.1%,两者相差45.5个百分点。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住在农村,收入水平很低、生活条件很差、教育程度低下,因此无法满足城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就业要求。这种状况对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影响是核心性的。大量初级劳动力缺乏就业岗位,同时也有许多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就业岗位空缺或退而求其次等。

从第二个矛盾等,这集中体现在城镇劳动力,包括存量劳动力和增量劳动力、或者说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下岗分流人员和大学毕业生等的就业问题上。造成这个矛盾的宏观背景是:一方面,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逐渐普及,即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渐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或产业结构的升极,已经对越来越多的岗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文化或技术要求。

从第三个矛盾看,这重点是指旧的宏观管理体制之于劳动就业的消极或制约性影响。

[扩大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几位长期关注和研究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家分别给出了基本大同小异的药方。

张车伟教授认为,目前最迫切的,一是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调查和统计体系;二是在扩大就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就业的质量和劳动关系问题;三是高度关注农民失业的问题。要有效地扩大就业并更加积极地应对失业,除了要重点解决上述突出问题外,还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大政策的着力点: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的第一重分割是城乡分割;第二重分割是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这一分割通过把人分成不同身份而拒其于特定的市场之外。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才能整合出一个能更加有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统一的市场。

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体制。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并不完全是总量过剩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正规的教育体制也应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不同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定位,不能把全国所有相同专业的学生,都定位在同样的需求层次上。

加大积极就业政策的力度,不断提高失业者的就业能力。

实现经济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整合,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扩大就业的最根本途径当然还是依赖于经济增长。要使经济增长中就业的含量不断增加,就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鼓励创造各种各样的就业形式。

[选才]

在中国的西部,自2004年10月至12月,西安市举行多场面向2005年应届毕业生的招聘会,每一场招聘会都凝聚着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关心与支持,那些实力不凡的用人单位更是求贤若渴。另外在西安除过每个星期在各个人才市场固定的招聘会外,2004年底,为来自全国部分省市地区的用人单位召开的应届毕业生“地区专场招聘会”更是显示出西部人才的吸引力,西部的大学生让用人单位体验到新一代中国西部大学生的自信与勤奋。与会单位表示今后将会给西部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但以他们的经验,和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签约还是要有选择的。

2005年用人单位会怎样选择人才呢?

近年来部分用人单位将应届大学毕业生分为两种群体,一种是“考研型”,另一种是“求职型”。

先说“考研型”。因为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定在2005年1月22日至1月23日举行,在此之前,考生争分夺秒的学习,大部分考生要到全国统考后,才能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要么等待学校录取通知书,备战复试;要么找一份工作,进入社会这个大学堂,加入到求职者的行列。这段时间里,作为用人单位实在为难。如果录用的毕业生和单位签订合同后被大学录取,他们应该“留”还是“放”呢?毕竟研究生考试的竞争相当激烈,谁愿意放弃这来之不易继续深造的机会?“留住人留不住心啊!”解除合同吧,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如何弥补?所以,在以往的招聘活动中,有些用人单位遇到参加当年考研的毕业生就只能采取“特殊群体,特殊对待”。

再说“求职型”。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即使在职场拼杀许久的白领们也不敢有一丝懈怠,惟恐砸了手中的饭碗,那些初出茅庐,社会经验不足的毕业生对此也应该有所察觉。应届毕业生中,一部分因为害怕后面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手里握着几个offer却不签约。一部分毕业生心急,年前草草签了约,到了年后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悔约是必然的,当然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违约金,可用人单位的损失又怎是“违约金”所能完全代替的?

考虑诸多因素,许多用人单位年前设摊一半是宣传自己的形象,一半是考察招聘行情。这一时期,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多,签约率不高也是这个原因,而恰恰是这部分用人单位年后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是可观的。

[求职]

在就业的问题上,急于求成是不可取的,当然犹豫不决更是不能要的,要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对于广大高校毕业生,只要积极寻找,还是有很多新的就业信息。

从以往的经验看来,每年的三四月份才是大学生签约的高峰期,也恰恰是这个时候,大学生才能做到“一次就业”。近年来,每到年关,一些单位的员工辞职回家过年,留下空位置,大学生则“趁虚而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疑是明智之举。到了三月,公务员考试成绩公布不久,机关事业单位还有一轮新的对人才的挑选过程也将在这个月举行。每年若干中小型企业的招聘计划往往在年后才会出来,尤其是小企业,缺少必要的保障,人才流动强,随时都可能有新的用人计划。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的用人计划也出得比较晚,一般是三四月份才出来,在业界就有“三四月份又是一次就业高峰”的说法。为此,各地把招聘会大量的放在每年的三至五月份,所以那时的机会对毕业生来讲是相当多的。

机会总是垂青自信而勤奋的人,只要不失去信心努力寻找,总能如愿。不过在机遇面前人人平等。记得有一位现今任某跨国公司(中国区)主管的朋友,在谈起她就业的经历是这样说的:“在我近十年的营销及管理工作中,始终告诉自己,暂时的困难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暂时的停顿而不是失败,所以要相信自己。”

求职是毕业生走出校门的第一份工作,找工作要有计划,要有正确的心态。没有计划等同于计划失败,没有好的心态就没有健康乐趣的工作。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走向社会后有自己的空间,能够为自己构思的美好未来添色增彩,每个人在求职时往往受内在心理的变化。从某种角度上看:有怎样的心理也就决定了能找到怎样的工作。

神奇教练米户常说“态度决定一切”。神奇不是关键,对工作认真负责,是有执著进取的精神才能成就梦想。不论是大学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包装”好自己,还要给自己不断“充电”,在学好大学课程的同时,做好求职的一切准备。近些年,用人单位对学生不再只重视学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社会经验已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筹码。在面向2005年应届毕业生的部分招聘会上,用人单位把“是否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作为对求职者测评的标准。这说明对人才的要求已不再只是局限专业能力方面,道德修养已成为求职者成就自己的重要法宝。在这里,笔者提醒各位即将面临择业的大学生,求职是个系统工程,在很多细节方面马虎不得。

2005年的新年,西安市将迎接多场大型招聘会,届时,全国各地的“伯乐”云集古城,在中国的西部寻找自己的“千里马”。相信,金鸡报晓之时,每个有准备的求职者都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希望和未来。

[相关链接]

公务员

实行考试录用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行公务员制度的一面旗帜。公务员职位的公共性、稳定性、保障性三个因素具有较强吸引力,而国际上也普遍存在“公务员报考热”。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103个部门拟录用8400余名公务员,计划录用职位数比上一年度增加400多个。在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公务员网上报名工作结束后,人事部权威数据显示,共有54万余人通过网络提交了报名材料,有31万余人通过资格审查。报考者中,在职人员占总报考人数的23.9%,比去年提高了18.7个百分点。合格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的比例平均为37:1,其中38个部门的报考与拟录人数之比超过100:1。

网上招聘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建设的成熟,网上招聘给毕业生提供新的就业窗口,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双获益。利用网络,由教育部主办、国资委支持的“全国大中型企业与2005年应届毕业生网上双选周”活动,于2004年11月22日到28日和2005年2月22日到28日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在2004年举办该项活动的经验基础上,此项活动已趋于成熟,并已形成规模,目前已有2000多家企业报名参加。

2005部分新年招聘会(西安)

1.2005年2月23-24日,在中国西安人才市场(西安市省体育场国际展览中心北三楼),由中国西安人才市场和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举办“中国西安人才市场2005年首场人才交流会”,参会对象为全国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类中、高级管理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大中专院校应、往届毕业生,研究生及在职、非在职各层次人才。

2.2005年3月4日-5日,在陕西国际展览中心主馆(西安市长安北路14号省体育场),由陕西省人事厅主办的“2005年陕西省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面向全国范围内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高新技术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各类用人单位。届时将有陕西及周边省份百余所高校毕业生、研究生及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参与。

联系电话:13650300073

Copyright 2018-2024

东莞劳动工伤赔偿律师

版权所有| 国家信息产业备案 网站支持:中国大律师网